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动态
崇军温州·最美老兵丨2021年度“最美温州人·最美退役军人”系列报道(一)
时间:2022-06-29 17:19:38 来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声“到”,一生到。在温州,有着这样一群退役军人,他们爱岗敬业、创业致富、无私奉献、热衷公益……身着戎装他们保家卫国,脱下军装,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书写着精彩篇章,用行动践行着“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铮铮誓言,默默地为温州的发展助力发光。

本栏目将鲜活详尽地报道“最美退役军人”的事迹,以展现我市退役军人的精神风貌。


 最美退役军人——王勇 

微信图片_20220629163735.jpg

王勇,男,1975年11月出生,1994年入伍同时就读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1999年毕业后工作于温州解放军118 医院。2007年11月转业至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现任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主任。

工作期间,他先后获得温州市551工程人才第三层次、2013年温州双鹰计划雄鹰人才、2014年度和2019年度温州市卫健委系统优秀党员,2015年入选浙江省医坛新秀,2021年瓯越卫健精英奖等荣誉。

爱岗敬业,攀登医学高峰。自从第二军医大学毕业以来,无论在部队还是地方,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视患者为亲人,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奋斗在抢救的前沿阵地,用自己的医术为患者带来康复。带领团队从事骨科临床及研究,在骨折的微创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复杂四肢骨折、骨不连、骨缺损,严重复杂关节内骨折治疗等方面有较深造诣。尤其在骨折的微创治疗方面,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肩胛骨骨折的微创治疗技术位于国内前列,论文在浙江省骨科年会、全国中西医骨科年会大会交流;同时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根据全国指南制定了院内的治疗规范,为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特色治疗奠定基础,开展了多项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把握科技前沿,市内率先引进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多个领域,获得省级课题资助。在肩关节运动损伤方面,结合运动医学关节镜技术、运动康复技术,开展肩痛专病门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发挥科室中医药特色,与上海大学联合攻关,研究中药单体结合组织工程支架载体,进行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基础研究。

退役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立场坚定。时时处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对标对表,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驰而不息的加强理论学习,用以武装头脑,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学促做、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新时代体现新担当、干出新作为。

听党指挥,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吃苦耐劳,奋斗在医疗一线。骨科急诊手术多,加班通宵是家常便饭,无法照顾家庭;保持军人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为患者带来康复。在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中,听从指挥,履职尽责;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合理统筹,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在骨科的重大事件及改革中勇于担当、大胆管理、成效显著。

发挥本职优势,服务广大群众。在完成本单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节假日走进街道、下乡义诊宣教,为广大群众普及医学常识,为老百姓撑起骨骼的保护伞。与都市报共同举办“护骨行动”4次,走进老年大学,免费为市区老年患者送医送药。每年下乡2次,足迹遍布泰顺、文成、苍南、永嘉、乐清、泽雅等贫困地区,为偏远贫困患者送去医疗资源。

帮助贫困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一个普通农民工的孩子,一年前他不慎从高处跌落,导致严重的双侧踝关节严重骨折,送到我院骨科。由于伤情严重,在患者住院费用不足的情况下,紧急收住医院,予以双下肢牵引。但两大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1)患者严重粉碎骨折,手术难度大。(2)手术费用高,但患者家庭条件差,经济拮据,无力承担。面对困难我们两手准备,一面积极帮助患者申请慈善救助,一面向领导汇报,适当减免患者手术费用。在医院领导以及相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费得到了妥善解决,孩子的父母感激不尽。救死扶伤,医生的天职!这不是口号,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与讨论,顺利圆满的完成了双侧踝关节复杂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孩子父母给我们送来了锦旗,深表谢意。一年的时光过去了,当我再次见到他的时候,下肢功能恢复良好,行走、下蹲等等基本正常。这样严重的损伤,能恢复到如此好的功能是奇迹,也是一种幸运。他说,是医生给了他坚强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动力。此类患者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解除患者的病痛,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给予他们生活的勇气又何尝不是医务人员最大的欣慰,我们将一直为此而努力!


 最美退役军人——杨瑞军 

微信图片_20220629163741.jpg

杨瑞军,男,1975年11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1995年12月退役,1996年4月进入郑楼电管站工作,担任线路工、配电线路班长,2008年3月-2011年1月于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供用电技术学习。目前就职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平阳县供电公司任配网监测班班长。

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优秀人才、浙江省电力“十佳服务之星”。他为人朴实、技艺精专、服务真诚,凭着军人的勇敢坚毅和农民的忠诚憨厚,抢险抗灾冲锋在前,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电工阿军”。

心系三农,“蹲守”在乡间地头。“农网升级改造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要把服务农村、受益于农民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正是他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理念的真实写照。每到春耕、双夏农忙季节,他就走遍田间地头发放“一拨就灵”服务卡,“全副武装”坚守村口、农田,随时等候农户的“召唤”,电话一响就是“马上到”,第一时间解决农田排灌、水稻收割脱粒等遇到的用电难题。这种便捷、暖心的服务,深得广大农户好评,也得到了“电工阿军”的亲切称谓。

憨厚执着,钻研技术成乐事。从普通的线路工到农电技能带头人,攀登铁塔、架设线路、排查电力故障成为他的绝活绝技,陪伴他成长的只是一条安全绳、一对登高脚扣、一袋电工包,更是一股憨劲韧劲。通过学习磨练,成长为业务能力强、执行力强的排头兵和沟通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老班长。在各级技能竞赛中,他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水平脱颖而出,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优秀技能人才、浙江省电力行业协会信用电力知识竞赛荣获个人三等奖、浙江省电力公司第六届供电“优秀服务之星 ”、 第八届供电“十佳服务之星 ”,温州电力局配电线路技术技能竞赛个人综合三等奖。他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先后撰写并发表《传承劳模精神 加强班组建设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配网停电计划执行偏差“五个零时差”管理》、等多篇论文

创新举措,提高质量和效益。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停电、甚至是短时停电越来越敏感,杨瑞军大力创新,他主创的《运用“数字城管”提高配网运行工作法》、《10kV 配电线路“准热倒”工法》在《中国能源报》、《远光软件》等官方媒体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村电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温州市总工会授予《杨瑞军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带领工作室成员完成创新项目获地市级及以上荣誉12次,申请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客户满意,用心服务显爱心。在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的同时,杨瑞军热心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他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党员、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郑楼等多地敬老院、叶廷鹏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义务劳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送去了来自电力的爱心与关怀。他用自己的鲜血诠释大爱无疆,近年来无偿献血11次,累计2200ml。杨瑞军先后荣获温州电力局优秀青年志愿者和平阳县优秀志愿者称号,并且他个人作为唯一一位市民代表受邀出席第三代温州市社会保障卡首发仪式,《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新闻网》等国家级新闻媒体也多次刊登报道了杨瑞军的先进事迹。“电工阿军”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一面大爱无私、甘于奉献的旗帜,引领者广大青年志愿者不断前行。

劳模精神 爱岗敬业排头兵。他带领过的团队总是率先完成任务,辖区内的五个乡镇共100余个行政村全部首批通过A类新农村电气化镇、村命名,使广大群众第一时间享受到新农村电气化村改造带来的成果,他主动请缨,放弃与家人团圆,驻守电网一线,圆满完成G20峰会、抗击疫情等国家重大政治活动保供电任务,还曾19余次担任平阳电力抢修突击队队长,支援兄弟单位重灾区抢险救灾、重建电网,被当地媒体的评价他为“保电卫士”。

他乐于奉献,勇于担当,钻研技术服务三农,诲人不倦带好队伍,在最平淡的工作岗位上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