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物】向他们致敬!“最美退役军人”系列报道(五、六) | ||||
|
||||
最美人物 最美事迹 爱岗敬业、创业致富、无私奉献、热衷公益……在温州,有着这样一群退役军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为家乡的发展助力发光。本栏目将鲜活详尽地报道“最美退役军人”的事迹,以展现我市退役军人的精神风貌。 第五期 本期人物:最美拥军人物 罗小双 罗小双,党员、浙江省消防宣传公益使者、全国消防部队“十大英雄母亲”、第二届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 “管妈妈是我们的编外指导员。”消防指战员们口中亲切的“编外指导员管妈妈”是一等功臣、革命烈士管志彦的妈妈,她的真名叫罗小双。 情系消防救援 母爱温暖红门 2005年8月管志彦壮烈牺牲。在儿子的追悼会召开前,罗小双专门郑重地为刚被追认为中共党员的儿子交纳了一万元特殊党费,并表示“如有可能,我真想替儿子把军装穿下去”。 舍己为人,这是军装承载的精神。罗小双也有“军装”,她不能深入火海救人,她就尽自己所能为消防英雄带来温暖。 长期以来,罗小双以惊人的毅力、无限的宽怀把对儿子的思念化作涓涓清流奉献社会,投身于消防公益事业之中,她把每一名消防员视为自己的“儿子”。 每逢节假日和新兵下队、老兵退伍等时机,她都会走进消防队和“兵儿子”们叙家常、包饺子,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她经常为“兵儿子”购买书籍、运动服等生活用品;她每年都会用书信与新战士们沟通交流,鼓励他们走好“消防人生路”;每逢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她总会带领“罗小双志愿服务队”的姐妹们和蒋家桥社区的工作人员,带着汤圆、粽子、月饼等来到消防队,和指战员们一起团汤圆、包粽子、吃月饼;每逢有队员受伤住院,罗小双总会不停地往医院奔波看望,不停地炖补品、做营养餐、送水果;每当有队员过生日时,罗小双总会到场为期祝福;每当过年执勤战备时罗小双总会给不能回家过年的队员们送上压岁红包和新年祝福;每当温州消防有大型的比武竞赛、文体活动时,罗小双总会到场为队员们加油鼓劲……十五年来,罗小双总是用自己的行动不间断的、细微温暖的关心着、感动着消防救援队伍里的每一名队员。 牵线搭桥军民相拥 再谱新篇 在带领社会走进消防的同时,罗小双积极牵线搭桥、带头引领消防指战员走出营门、走进社区学校,积极开展双拥共建和志愿服务。 在罗小双的牵线联络下,多个消防中队分别与红日亭、三乐亭等慈善点达成共建协议,温州消防特勤大队将“红日亭”定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数位老红军、抗战老兵成为消防指战员们的结对帮扶对象。在罗小双的联络下,消防指战员们经常参与到街道社区的各项工作活动中,协助河道清理、帮助冲洗道路、参加文艺汇演等,让爱民助民逐渐成为日常工作。每年建军节、重阳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总能看到消防员们与罗小双一起走访慰问老党员、老红军、抗战老兵、伤残军人等人士,到社区、学校、养老服务中心等地参加义务劳动。 2020年新冠病毒防控期间,罗小双在自己生日之际专门缴纳了一笔12020元的特殊党费,寓意“团结一致奋战2020年”,消防指战员被罗小双的举动所感动,也纷纷交纳特殊党费。此外,消防指战员们还经常性与“罗小双志愿服务队”一起走进社区、走上街头,开展消防知识讲座、进行火场逃生演练、分发消防宣传资料。每年暑期各个消防中队都会在罗小双的牵线联络下开展好“消防夏令营”活动,迎接各街道社区的儿童、学生到消防队接受消防知识教育。罗小双所在的蒋家桥社区也专门建立了设施齐全的消防室,供居民学习消防知识,使越来越多的人群关注消防,支持消防。 “消除隐患也是爱、关爱家人、关爱消防员从我做起!” 多年来,罗小双和“罗小双志愿服务队”关爱消防指战员、服务基层社区、积极参与双拥共建、慈善公益和消防公益事业,被传为佳话。2017年11月,罗小双被聘为浙江省消防宣传公益使者,并且先后荣获了全国消防部队“十大英雄母亲”、第二届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中国双拥》2015年度人物入围奖等荣誉。 罗小双和“罗小双志愿服务队”以及被她感召带动的“兵儿子们”,已经成了温州双拥共建和志愿服务界一道最亮丽、最温暖的风景。 第六期 本期人物:最佳退役军人服务 黄小婵 黄小婵,党员、平阳县鳌江镇人民武装部专武干部。 同事说,作为女同志,她是非常优秀的。她说,许多更优秀的退役军人都在岗位上尽职尽责,这激励着她。她是乡镇为数不多的一名女专武干部,黄小婵。 军嫂、妻子、党员、专武干部、退役军人,疫情发生时,五种角色、五种责任汇聚在黄小婵一身,她始终把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当做最首要、最重要的任务,扎实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爸,妈,辛苦你们照顾孩子!” 她坚守岗位,寸步不离 2020年疫情不动声响潜伏期间,人们盼望着热闹的春节,盼望着与亲友团聚,相互诉说一年的辛苦和收获,在盼望中买好车票,不管路途遥远。 黄小婵手上也有一张车票,她想带着2岁的孩子去丈夫部队驻地,一家人过一个温馨的年。黄小婵的丈夫长期在一线部队服役,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家。在接到防控疫情的命令后,她毅然退掉了那张通往团聚的车票,满怀歉意地把孩子托付给公婆,全情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她想,抗疫比团聚重要,此刻的不团聚是为了家人更长久的团聚,小家的不团聚,是为了让更多家庭更好团聚。 哪怕孩子突发过敏全身浮肿,她也狠下心来,没有请假照料孩子。因为曾经是一名军人,才更能不忘初心坚持本色。作为一名从退役军人成长起来的专武干部,黄小婵始终坚持退伍不褪色。 “从本职工作出发,更好服务大家!” 她组建队伍,主动出击 到岗以后,面对防控升级、物资短缺的实际情况,黄小婵紧急协调组建民兵应急机动分队,专门负责镇区内重点疫情的攻坚任务。 应急机动分队成立以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公交停摆、路面管控的艰难时期,转移送医、管控隔离累计260余人次,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为全镇防疫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防疫工作转入新的阶段后,黄小婵及时调整民兵机动分队的职责,助力企业开展复工复产。 说起参军的契机,在2009年,受一场国庆阅兵的鼓舞,黄小婵决定参军入伍。“我们是世博会征的一批安检女兵,要防止参观人群携带危险物品和宣传品进入场馆。” “尽我所能,用数据分析支持前线!” 她创新管控,严格筛查 黄小婵说,她不能像医务工作者一样上前线去抢救生命,“那我就尽我所能,用数据分析为前线扫清障碍、查漏补缺。” 今年2月,黄小婵被抽调到临时组建的鳌江镇防控疫情指挥中心,负责疫情数据收集汇总、特情处置、收集汇总、分析研判来自12345政务热线、卫计平台、值班室、举报电话、路面巡查等各个渠道的信息上千条,利用大数据为一线防疫工作扫除死角。 为了确保人员管控不留死角,她立足于当前防疫工作实际,巧用民兵无人机创新组建立体管控网络,将人力卡控和空中巡逻无缝衔接,有效补齐巡逻管控措施。道路管控初期,她还主动请缨,积极发挥自身普通话较好的优势,连夜为交通部门录制温馨提示,提醒往来主要干道卡点的驾驶员做好接受检疫的准备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