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革命烈士故事】——陈文杰 | ||||
|
||||
战火纷飞的年代 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我们从未忘记…… 缅怀革命先烈,聆听红色故事 本期开始将陆续推出 温州革命烈士系列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近革命烈士——陈文杰 一起来看看他的英勇事迹 陈文杰 (1903-1930) 简 介 陈文杰,原名柴水香,又名志福,化名方均。祖籍浙江省鄞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宁波市手工业工会主席、中共宁波市委书记、浙南特委军事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因叛徒出卖被捕,被害于市区松台山麓三牌坊刑场(今水井东边)。 故 事 赤脚大仙 1929年夏,党中央为了加强对浙南农民武装斗争的领导,决定派柴水香到温州工作,他化名陈文杰,从上海坐海轮到温州。 同年10月,陈文杰根据中共永嘉(温州)县委的安排,到今瓯海区莲花心村工作。他以莲花心为中心,深入群众,访贫问苦,把桐岭脚、上河乡一带的农民都发动起来,成立了农民赤卫队,以后又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 陈文杰任红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对政治思想工作抓得特别紧,每次战前动员之后,都要宣布红军纪律,不准拿群众一针一线,凡有抢掠老百姓东西者,即行枪决,绝不宽恕。在攻打永嘉县枫林时,发现一名叫李陀四的战士,破坏军纪,当场在大操场召开公审大会,处决此人。由于红军部队的严明纪律,使红十三军的威信大大提高,许多贫苦农民纷纷来参加红军。 当时,红军的经济非常困难,吃的、穿的、住的全靠浙南游击根据地人民的支援。可是人民也非常贫穷,拿不出更多的东西,因此,参加红军的人越多,军需供给就越困难,战士穿的草鞋磨破了还不能换一双新的。有一次,陈文杰看到一位战士光脚行军作战,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立即把自己脚上的草鞋脱下来,让这位战士穿上。那个战士一看是军首长,下面也赤着脚,便推辞说:“首长,你自己穿吧!”陈文杰说:“没有关系,我这双脚板练得已经像铁板一样了,追击敌人,你们比我要紧!”战士都知道首长的脾气,给你就得收下。于是带着感激的心情把草鞋接过来。 陈文杰经常把草鞋送给战士,而自己赤脚行军作战,军部看他没有草鞋了,又补发给他。可是不一会儿又没有了。有一次,正是夏天,路上石子烫脚,好多战士都看到他脚板上烫起水泡,还是若无其事地拿着一把大蒲扇,解开衣服,一个劲儿往前走,爬山走路,好多战士还比不上他。这样,“赤脚大仙”的美称渐渐地在群众中流传开了。 人民群众爱戴陈文杰,敌人却对他恨之入骨,悬了五千银元的重赏,要捉拿他。1930年9月16日,红军攻下永嘉后渠后,陈文杰因劳累过度病倒,一位屡犯军纪而受严肃批评的董佐光怀恨在心,乘机叛变投敌,以出卖陈文杰作为投靠国民党的进见礼。 9月18日陈文杰被捕。21日下午四时,他被押赴松台山三牌坊刑场。沿途,他还高声地对两旁群众说:“杀了我陈文杰一个人不要紧,会有人替我报仇的。我们红军是杀不完的,杀了父亲有儿子,杀了儿子有孙子,世世代代闹革命,最后总要反动派,把敌人送进坟墓!” 残暴的敌人把陈文杰枪杀后,又用大刀砍下他的头颅,用刺刀挑到府头门,挂在照壁上“示众”。入夜,革命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取下陈文杰的头颅和他的尸身分别埋葬起来。直到1953年,翠微山革命烈士墓建成,才将陈文杰的遗骸合葬一起。 陈文杰牺牲已经八十多年,“赤脚大仙”的美名至今还在传颂,连同他的英名,永远留在温州人民的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