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纷飞的年代 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我们从未忘记…… 缅怀革命先烈,聆听红色故事 本期开始将陆续推出 温州革命烈士系列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近革命烈士——潘心元 一起来看看他的英勇事迹 
潘心元 (1903—1930) 简介 潘心元,别名心源、心殷,笔名斯人,湖南省浏阳县丰裕乡伍家渡人。1921年创办《新民》杂志时开始结识毛泽东。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党的五大会议上极力支持毛泽东提出的建立农村政权和武装农民的主张。同年9月9日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党代表。在井冈山斗争期间任红三军政委、红四军政委、红一方面军前委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30年8月受党中央委派赴浙南担任红十三军领导工作。同年冬被捕牺牲。 故事 掩护毛泽东脱险 1927年9月初,潘心元在江西省安源张家湾参加由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前敌委员会军事会议,会上毛泽东传达中央关于举行秋收起义的决定,并进行具体组织部署工作。心元激动地对毛泽东说:“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湘赣两省像两堆干柴,一点即燃。此时暴动,尤为适宜。” 会后,潘心元和毛泽东由侦察员刘建中和周克明护送去铜鼓。一路上,为防不测,侦察员化装成小贩在前面引路,潘心源和毛泽东扮成客商,随后而行,走了两天,因看错路标,误入白色恐怖严重的湖南浏阳张坊境内,在七溪坳与十几个团丁遭遇。潘心元为了毛泽东的安全,掩护毛泽东脱险,毫不迟疑地迎上前去,假说是往万载买夏布的商人,随即将携带的银元故意抖落在地,一些银元往坡下滚,潘心元暗示毛泽东:“快!银元滚到坡下去了!”毛泽东立即会意,装着去拾银元,迅速跑开。而潘心元故意朝相反的方向往大路那边没有银元掉落的地方跑去,引起敌人注意,团丁怀疑潘心元一定是什么“共匪”,便都来追赶他。潘心元跑了一段路,心想毛泽东大概已经可以安全脱险了,才放慢脚步,故意让团丁捉住,押往张坊团防局。团总见他风度潇洒,谈吐不凡,又口称与一些社会名流有交往,因而不敢怠慢,也不敢释放,只关了几天,便派人将他送往县城。从张坊到县城有100多里山路,走了一天,来到溪口炭棚。这里山高林密,正是脱身之地,潘心元为了麻痹团丁,说自己脚痛难行,要求休息,并取出钱来让团丁去喝茶,他乘机抛入林中,也安全脱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