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由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 退役士兵到安置单位工作, 会面临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 怎么签? 有什么注意事项? 这些问题你想到了吗? 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1 签订合同的时机?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订立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02 合同签订形式? 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口头协议无效。 03 合同的签订原则? 应当遵循合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04 规范、合法的劳动合同有哪些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①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②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③劳动合同期限; ④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⑥劳动报酬; ⑦社会保险; ⑧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⑨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05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有何区别?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双方具有从属性。 劳务合同是指以劳动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服务民事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合同双方不具有从属性,属于平等民事主体的关系。 
06 相关安置政策对签订劳动合同是如何规定的? 现施行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规定:承担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的单位应当按时完成所在地人民政府下达的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开出介绍信1个月内安排退役士兵上岗,并与退役士兵依法签订期限不少于3年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合同存续期内单位依法关闭、破产、改制的,退役士兵与所在单位其他人员一同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接收退役士兵的单位裁减人员的,应当优先留用退役士兵。 退役军人事务部等10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2018〕27号)规定:军龄10年以上的,接收的企业应当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接收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签订期限不少于3年的聘用合同。任何部门、行业和单位不得出台针对退役士兵的歧视性措施,严禁以劳务派遣等形式代替接收安置。 07 何为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然后把劳动者派遣到用工的企业上班。企业需要支付劳务派遣公司一定的服务费用,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劳动者之间。 08 派遣工与正式员工的区别有哪些? ①签署劳动合同的单位不同:正式员工是劳动者与工作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由工作单位缴纳社会保险,发生劳动争议,由劳动者和工作单位双方处理;派遣工是劳动者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被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用工单位去工作,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和劳务派遣公司双方处理。 ②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不同:正式员工,劳动者与工作的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派遣工,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与用工单位没有劳动关系。 
退役士兵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