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郝权武: 践行医者仁心,瑞安人民口中的“好医生” | ||||
|
||||
老党员 郝权武 瑞安人民口中的“好医生”郝权武是怎么炼成的?郝权武说,不是靠广告“吹”出来的,而是一个一个病人看出来的,只要病人需要,医生就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是医生的天职。年近九旬的郝权武是一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作为卫生队的护士长,他带领45位护士(其中38位是女护士)在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多次获得部队表彰。 抗美援朝老兵郝权武 郝权武是山西阳泉人,1951年3月,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经历金城阻击战、上甘岭战役、第五次战役等大战。 “跨过鸭绿江,我亲历了惨烈的战争。”回忆起七十年前的经历,年近九旬的郝老不禁红了眼眶。 郝权武所在的部队曾深入敌后200余公里,回防时,受到敌军的层层封锁,最长的封锁线长达8公里,我军伤亡惨重。作为护士长,郝权武的任务就是负责抢救伤员。当时敌方的武器比我方先进许多,伤员都是几十人几十人地来,卫生队应接不暇。看着皮开肉绽、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战友,年轻的郝权武强忍着泪水,尽己所能,与卫生队战友一起冒死救护伤员。 有一次,卫生队护送一位身受重伤的作战参谋。这位参谋不顾自己的伤情,焦急地询问卫生队里有没有党员,因为他随身携带着的海陆空联合地图至关重要,必须交给部队接收。他找不到领导,无奈之下询问郝权武是不是党员。“我当时还只是一名共青团员,而卫生队里大多数同志都是比我还年轻的小孩,但看着这位同志如此焦急,我深受感动,跑了几里地找到了一位党员老同志。”郝权武回忆道,当那位参谋把地图转交后,才放心到后方医院接受救治。这位战友的强烈责任感,深深地震撼了郝权武的心灵,对他以后的从医路影响至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郝权武树立了坚定的政治信念,希望早日入党,为党的事业奉献青春。 他是瑞医外科创始人 坚守临床一线60余载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1954年春,郝权武回国,转业到了瑞安,先后被分配到塘下卫生所、县防疫站。亲历战争的郝权武立志从医救人。他先后赴温州、杭州等大医院进修,此后的几十年里,他一直坚守临床一线,救人无数,深受瑞安患者的尊敬。因为瑞安话“郝”与“好”同音,瑞安人民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好医生”。 上世纪50年代的瑞安,医疗条件匮乏,县人民医院只能治疗一些常见病,鲜少开展外科手术,如果有外伤病人,医院都无法救治。看到此情此景,郝权武决意在外科领域好好地钻研与实践。经过不断积累与学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医疗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他因陋就简,相继在县人民医院开展了颅脑手术、肾切除、肺切除等手术治疗。渐渐地,瑞医外科的名声越来越响。用郝权武自己的话讲:“脑外、胸外,从头到脚,无论什么手术,我都做过,也救了不少人”。 因为频繁地调动工作,郝权武于1973年才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我还是一名年轻的党员,所以希望还能发光发热。”郝权武在退休后的20余年间,都不曾放下手中的手术刀。“在我的身体还允许的情况下,能够减轻一些患者的痛苦,我非常乐意。”说起对瑞安医疗卫生事业的贡献,郝权武总是谦虚地摆摆手,认为这没什么好说的,都是医生的本职工作。 老骥伏枥不忘初心,仁心向党服务百姓,郝权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物名片 郝权武,193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瑞安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创始人之一,曾任该院普通外科主任、院长。1996年退休后,他继续留在医院从事临床外科和专家门诊,一留就是20年。从医期间,他相继开展颅脑手术、肾切除、肺切除等手术,同时为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做了不少开拓性的工作,为医院的发展和医院建设作出巨大贡献。而他也因其精湛的医术与关爱病人、热爱医学事业的金子般的心,赢得了患者的尊重与爱戴,瑞安患者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好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