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300MB1958317N/2024-00034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4-12-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 ||||||
|
||||||
2024年以来,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厅悉心指导下,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为目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深入推进“1353”工程,聚力打造“崇军温州”品牌,全力推动我市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持续加强思想引领,服务大局意识更加突出。党委政府领导全面加强。政府工作报告率先提出打造“崇军温州”品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连续召开两个领导小组会议,在春节等亲自看望退役军人、军烈属。“海军节”75周年期间,温州舰入列19年来首次回家乡省亲并举办“强城有我、舰回温州”城舰共建活动,市县四套班子领导、近5000名各界代表登舰参观,点燃了全城爱国情怀、激发了全民崇军思想、展示了温州良好形象、筑牢了军民同心之墙。思政引领持续强化。召开党建引领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启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建新功”百场万人退役军人大学习大宣讲活动,与10所在温高校签订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扎实推进翠微山烈士陵园纪念馆二期工程,为91位烈士找到亲人数量全省最多,全市烈士纪念设施线下共服务观众近30万人次,线上宣教活动受众超1100万人次,“崇军温州”国防教育主题展厅接待来访任务23批次600多人次。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实施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三年行动计划。 (二)有力做好双拥共建,军政军民团结持续巩固。全域推进双拥创建。启动“瓯越双拥情、共筑强军梦”系列行动,组建“崇军惠民”文艺轻骑队,军地双方近十万人次参与医疗进军营、文艺进军营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双拥在基层”系列慰问活动,为部队官兵送上慰问资金2000余万元。赴第一师阿拉尔市、甘孜州开展对口援建交流工作,分别捐赠对口支援帮扶资金55万元、30万元,深入新疆某边防连队开展“城连共建”活动。全面造浓崇军氛围。梳理公布市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普惠+优待”目录清单1019项,优化全市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及国有旅游景点面向全国退役军人免费优待举措。常态化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宣传活动,推出“不一样”系列宣传60篇,在国家、省市媒体刊发信息150多篇,崇军活动单条视频播放量最高达3300多万次,荣获事务部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三)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服务经济建设更加有为。切实做好就业创业。深入推进“一十百千万”共富计划,招录63名优秀退役军人进入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组织泵阀、公交驾驶A证、无人机操控、网络直播等职业技能培训共计28期601人次。实施“浪花-船员水手培训计划”17名退役士兵带薪上岗见习,率先完成“兵教师”招录21名,落实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税费优惠超900万元。积极探索跨区域就业创业。在西安、杭州、北京等地建立异地温州商会退役军人服务站3个,在10个在温省级异地商会建立“崇军驿站”,积极号召域外退役军人“来温州·创未来·享尊崇”。巫山、巫溪等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5批次60余人次来温寻求合作,827名域外退役军人来温创业就业,共同助力温州“强城行动”,冲刺“双万城市”。全面发挥退役军人作用。充分发挥“兵老板”的创新创业“主力军”作用,退役军人创办市场主体3万个(其中规上企业645家),占全市2.13%;税收48亿元,占全市5.06%。充分发挥“兵支书”的共同富裕“领头雁”作用,621名“兵代表”、395名“兵支书”、1055名“兵调解员”在基层一线发挥先锋作用。充分发挥“兵志愿者”的社会治理“突击队”作用,“兵志愿者”6.8万人(占退役军人总数的40.7%),总服务时长达65万小时,选送项目荣获全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2银2优”佳绩。 (四)不断强化服务保障,退役军人满意度持续提高。移交安置全面落实。全面完成转业军官、随调家属、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任务。顺利完成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岗前适应性培训,举办第二期历年转业军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积极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全力推进智慧军休建设,承办全省智慧军休现场会,举办全省军休干部运动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深入推进“百站引领、千站提升”行动,服务站与人武部融合184家、与司法所结对184家、与乡镇商会完成签约142家,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实现“两个健康”与“崇军温州”互动互促。认真探索退役军人事务员职业体系建设,举办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线上培训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1万余人次。温州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顺利换届,会员单位489个募集关爱基金352万元。建立优秀退役军人人才库和常态化联系制度,形成退役军人年度数据报表。共同富裕持续推进。持续做好优抚对象年度确认工作,依规使用各级财政拨付优抚资金,完成优抚对象短期疗养任务,为异地入伍义务兵悬挂光荣牌、父母免费体检等待遇落实。动态更新四类困难退役军人基础数据。持续推进“老兵暖心屋”项目,全市46名退役老兵住进新屋。 (五)深入转变工作作风,干部队伍铁军全面锻造。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支部设置,建强机关支部、做精事业单位支部、健全退休人员支部,获评省级“三强五好”党支部2个、浙江省最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个、“五星双强”党支部3个,局机关获评“提升型清廉机关”称号,切实打造了“崇军温州·红映瓯江”机关党建品牌。持续优化工作作风。深入开展“破梗阻·优服务”专项行动,全力做好“万人双评议”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认真做好“基层数据宝”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切实将减负成效落到基层。不断加强能力提升。全力加强干部职工日常管理,修订完善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办法。开展全系统干部素质提升大培训大教育,常态化开展“崇军温州·青年说”学习分享活动,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塑造变革能力。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五个好”等重要批示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紧紧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勇于攻坚突破,不断谋新局、育新机、开新篇,全力打造“崇军温州”品牌,奋力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提升思政引领质效。强化典型激励。实施全市崇军文化网络传播提升工程,健全理论武装、荣誉激励、党员教育、约束管理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深化“最美退役军人”等学习宣传活动,做到新兵入伍欢送、立功受奖报喜、退役军人返乡欢迎、邀请参加重大庆典活动等全流程尊崇。造浓崇军氛围。搭建“崇军温州”全媒体矩阵,做深做实“不一样”系列宣传报道,打造“全市前列、全省一流”公众号品牌。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全面提升校地退役军人工作联盟成效。高质量完成翠微山烈士陵园纪念馆布展工程,建立“瓯心颂英烈”英烈事迹和精神传播体系,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 (二)全面提高移交安置水平。持续提升安置质效。突出贡献与实绩安置导向,加快构建军地衔接、务实管用、可持续发展的退役军人移交安置机制。健全市级统筹调剂安置任务机制,有序放宽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去向条件限制,不断促进地区间安置水平合理均衡提升。优化教育培训机制。聚焦市场急需和温州产业特点,突出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经济等行业领域,加强“政、校、企”合作,探索“教培先行、岗位跟进”就业模式,推广“浪花计划”,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服务新质生产力形成。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持续推进退役军人“一十百千万”就业创业计划,鼓励优秀退役军人到党的基层组织、城乡社区工作。探索建立退役军人异地培训制度,吸引更多的域外退役军人来温就业创业。深化“兵教师”政策,持续推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工作。谋划推进军创园建设。 (三)持续擦亮双拥工作名片。完善工作机制。以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为契机,推动完善军地联席会、专题协商会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机制,深入开展“聚焦一线、聚力解难”拥军优属活动,持续深化“城连共建”“城舰共建”。解决官兵现实问题,创新推进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着力解决边远高山海岛部队官兵到部队体系医院就医看病难题。做好抚恤优待。实施“双拥同行、军地同行”主题系列双拥活动,宣传贯彻《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精神。建立医疗补助资金实现优抚对象省域内“一站式”结算,完善普惠与优待叠加的抚恤优待制度,提高优待证便捷性和“含金量”。 (四)切实构建服务保障体系。健全完善保障体系。深入推进“百站引领、千站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基本服务清单”和“代办清单”双清单制,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员队伍和AI事务员建设,启动军创企业高质量发展“陪跑团”,全面构建“1+12+N+X”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体系。切实做好军休军供。全面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持续引入“E养通”等社会化服务项目强化养老服务保障,打造“长青树志愿服务”品牌。加大军供设施设备建设,构建上下联动的应急组织体系,打造区域型重点军供站。完善困难帮扶机制。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在用足用好普惠性政策基础上,完善帮扶举措,探索制度化资金保障机制,健全多元参与的帮扶体系,推动“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落到实处。持续开展“情暖老兵”“关爱老兵”行动,推进落实“老兵暖心屋”项目,认真做好困难退役军人子女助学活动。 (五)进一步发挥退役军人作用。要培养助力共同富裕的“先锋队”。加大对退役军人“能人回村”“创业兴村”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村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就业、引导城市退役军人入乡兴业,努力打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新高地,让广大退役军人在促进共同富裕上发挥更大作用。要建设投身社会治理的“工作队”。建立健全“兵教师”“兵支书”“兵委员”“兵志愿者”“事务员”“两代表一委员”等培育选用机制,打造具有温州辨识度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 (六)有力擦亮干部队伍形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退役军人工作履职尽责全过程,加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崇军温州·红映瓯江”机关党建品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我省实施细则精神,切实做好“万人双评议”活动,健全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创建模范机关,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塑造铁军形象。健全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年度考核为重点、专项考核为补充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全系统干部素质提升大培训大教育,常态化开展“崇军温州青年说”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做到“干净加干事、干事且干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