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城市学院“戎志班”是我省首个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集中办学点。4月8日,省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会长金登尚一行到浙大城市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戎志班”调研。杭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拱墅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调研。 
金登尚听取了该校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领导有关“戎志班”集中办学情况汇报,两名“戎志班”学生代表就高质量完成学业、就业创业进行专题发言。调研着重围绕做好“戎志班”全面工作,探讨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全方位赋能退役军人大学生,助力他们成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等问题。与会人员还就进一步推动构建省、市、政、企四级网络培养机制,为退役军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桥梁,促进社会力量与高校融合共建,研究探讨了思路和办法。 金登尚对近年来浙大城市学院“戎志班”集中办学建设工作表示肯定。他强调,退役军人大学生作为特殊的人才资源,培养工作至关重要,需全社会各方力量赋能共建,我们要把关爱“戎志班”学生的成长和就业创业作为一项重要责任,为他们贡献应有的力量。 助力开展“戎志课堂”,强化思想引领。邀请优秀退役军人代表、优秀企业高管、兵导师等,围绕就业指导、国防教育、职业规划等主题授课。组织退役军人学生深入中小学、社区,结合自身经历开展国防教育、励志宣讲、社会实践成果分享等活动,传播崇军文化,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依托微信公众号及其他新媒体平台,讲述“戎志班”优秀学子故事,进一步扩大“戎志班”的社会影响力。 助力开展“戎志关爱”,完善成长体系。探索设立戎志奖(助)学金制度,为家庭经济困难、见义勇为等特殊情况的退役军人学生提供帮扶。组织优秀学生志愿者担任“帮扶导师”,开展个性化学习辅导,帮助困难学生提升学业成绩。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和团辅活动,帮助退役军人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助力开展“戎志实践”,促进能力提升。搭建资源对接服务平台,组织学生走访企业,赴省内军创企业实习,回到户籍所在地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开阔眼界,明确就业方向。积极组织退役军人大学生参与“钱潮老兵”志愿服务项目,组织选优退役军人项目参加科技创新等比赛,锻炼学生应急处突、组织协调等能力。 金登尚一行还参观了浙大城市学院校史馆以及该校退役军人服务站。 (省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供稿) |